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五音入五脏——中医五音疗法探析
中医五音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体系,数千年来一直为医家和学者所重视.从五音疗法的内涵、机理和应用角度浅析中医五音疗法的渊源与发展,探求中医五音疗法的继承推广和与时俱进探索有效路径.......
作者:王卓;朱萍 刊期: 2015- 05
-
歌诀体医书《退思集类方歌注》体裁初探
对王旭高《退思集类方歌注》的体裁进行梳理,认为《退思集类方歌注》的歌诀体大致可分为仿近体诗、仿古体诗两类,其中仿近体诗包括仿七律、仿排律及仿律绝;仿古体诗包括仿七古、仿古绝及仿六句诗.具有句末用韵、韵部以平水韵为主、较少涉及平仄粘对、部分使用通用韵部以及存在失韵等的特点.......
作者:禹思宏;焦振廉 刊期: 2015- 05
-
吐鲁番出土牛疫方考
吐鲁番出土牛疫方由两件残片拼缀而成,所载为一首医方.经考证认为,该方与敦煌P.3144第三方,及《新编集成牛医方》《牛经大全》所载两首以熏法治疗牛疫的方剂系有共同来源,并在传承的过程中各自发生了变化,传承时间越长,在药物组成上越是完备.......
作者:于业礼;王兴伊 刊期: 2015- 05
-
《周易》卦象对中医方剂命名及遣方用药的影响举隅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蕴含的哲理和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祖国医学的各个方面,堪称中医理论的源头.历代名医大家皆十分重视易学,认为“医易同源”.唐代名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古今方剂的命名及遣方用药的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周易》卦象思想就是其中影响深刻的因素之一.......
作者:郭慧;姚成增 刊期: 2015- 05
-
书道医道惟一理——品《王庆其临池碎墨》有感
中医与书法均为中华文化的载体,皆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王庆其临池碎墨》不仅集中展示了作者在书法领域的深厚造谐与多样风采,而且也蕴含了大量的中医文化元素,融医道与书道于一体,是一部独特的文化著作.......
作者:章原 刊期: 2015- 05
-
抗战时期的三张处方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的70周年.宣告胜利的当时,我在福建山城南平念初二,消息传来,满城鞭炮轰鸣,师生们一哄而散.我们马上写标语,上街游行庆祝胜利.全城烟雾缭绕,人们抹着欢乐的泪水奔走相告的情景,至今想起犹令我激动.我是1956年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医院外科来上海首届西学中研究班学习的.在恩师丁济民(原上海中医学院附院院长及中国医史学会副会长)的启迪下,开始了57年的收集名医处方的生涯.......
作者:林乾良 刊期: 2015- 05
-
章太炎医学思想论略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公认的国学大师、革命家、思想家,更有着“民国先驱”“学界泰斗”的美誉,对革命和医学都有极大的关注和研究.他对中国医学的热爱体现了读书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价值追求;他推崇《伤寒论》,力倡中西医结合以及革新中医等思想对近代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启示.......
作者:王敬;亓曙冬 刊期: 2015- 05
-
《易经》与“藏象学说”
通过深入系统地介绍中医“藏象学说”这一概念与《易经》的内在关联,高度概括藏象学说的基本特征,并对《黄帝内经》中的三种藏象进行深入阐述,对理解中医藏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5- 05
-
吐鲁番出土我国现存早的残疾鉴定文书考议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西州高昌县下太平乡符为检兵孙海藏患状事》64TAM35:19(a)文书,经考证为唐代永淳元年(682)的文书,是唐西州高昌县府下发给太平乡的公文,检兵孙海藏因患风痫、冷漏证,经多方鉴定确合入疾条件,判为残疾.可确定为我国现存早的残疾鉴定文书.......
作者:王兴伊;侯世新 刊期: 2015- 05
-
论谢利恒地理医药学思想
海派名中医谢利恒深谙舆地之学,在其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渐与医药学融合,形成地理医药学思想.在治医治学的过程中,谢氏常能综合考虑与疾病相关的地理环境、水土习性,人的体质与族群习俗、饮食情志等因素,发高屋建瓴之卓见.谢氏地理医药学思想对中医临证施治、养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值得今日业医者深入研究与借鉴.......
作者:张如青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中医文献与中医学术进步的关系
- 2 李氏四贤坊解读
- 3 中医药文化丝路传播的视角、观点与方法
- 4 一部展示宫廷医药文化的佳作——《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评介
- 5 嘉业堂藏书楼记
- 6 把中医药科技创新摆到国家科技战略的高度推动我国科技的原始创新
- 7 绘画对中医药人员素质的影响
- 8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 9 《老残游记》中的医事探究——铃医的隐喻与医人医国情怀
- 10 菩萨蛮——凌耀星教授九秩寿词
- 11 《黄帝内经太素》杨注直音音义类证
- 12 姜春华捍卫中医和对中医国际化的思考
- 13 我国古代雅乐的社会及养生价值浅识
- 14 《易经》与“藏象学说”
- 15 汉译佛经中的天竺药名札记(一)
- 16 清代武英殿露房及其所贮异域药物考
- 17 《伤寒论类编》提要
- 18 明代名医金九渊先生与《冰壑老人医案》
- 19 《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中常用的呼吸导引形式
- 20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医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