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内经》中的古历法学探微
《内经》中有非常多的古代历法内容,包括百刻计时、圭表测影、正月建寅的计时方法,四季、五季、六季的划分,以及古十月太阳历、阴阳合历、五运六气历的历法模型.通过对对日、月、年、时间节律的认识,为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心华;鲍计章;王庆其 刊期: 2012- 02
-
经络探踪六十——与刘澄中先生关于经脉现象研究的讨论
2010年秋天,仿佛迎来了关于“经脉”“经络”的讨论、研究的收获季节.先是严健民先生的《经脉学说起源·演绎三千五百年》一书出版(序见本刊2011年1期),随后是刘澄中先生的《扁鹊经脉医学·经脉现象与经络实质研究六十年纵览》一书也将发排出版,寄来多篇书稿,同样望我能写上篇序.十月份,则是安徽中医学院和经络研究所举行针灸经络研究五十年的纪念活动,让我有机会又一次去了合肥,重温当年开展针灸,经络研究和编......
作者:李鼎 刊期: 2012- 02
-
敦淳之交 师友之缘——傅维康与胡道静结交侧记
敦厚淳朴,人之美德.人们交往能以敦厚、淳朴相待,实为人生的幸事之一.多年以来,著名医史学家傅维康教授以文会友,结交了海内外许多朋友,切磋学问,交流学术研究心得,不亦乐乎.其中,傅维康与著名中国古典文献学家、中国科技史专家、因校证《梦溪笔谈》而名播中外的胡道静先生(1913.2-2003.11)的亦师亦友的真挚友谊,是傅维康特别看重的一份纯真的友情,被他视为自己人生的一大收获、一大幸事.......
作者:吴佐忻 刊期: 2012- 02
-
健康之道,法于自然——《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
养生,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古代称为摄生、卫生.笔者认为,养生的实质就是珍惜生命,怡养人生,具体来说养生就是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十分丰富,归结起来可一言以蔽之:“健康之道,法于自然.”其中蕴含着先哲们的大智慧,足以令人玩味.......
作者:王庆其 刊期: 2012- 02
-
说“久”解“寿”赋律诗
医以导和,药以致健.非和无以持久,非健无以益寿.《说文》曰:“寿,久也.”久之与寿,相率为表里,异名而同指者.史传彭祖长寿,春秋八百,《庄子》赞之“以久特闻”.世人多以岁月恒长为“寿”,若藉“久”义解之,又别有深蕴焉.《周礼·庐人》“灸诸墙”郑注“灸犹柱也,以柱两墙间也”,孙诒让正义“柱,今之拄字”;《说文》引《周礼》句而“灸”作“久”.......
作者:王礼贤 刊期: 2012- 02
-
《无为旧闻琐话》中的医事琐闻
邢容钦先生(1922-1989)是安徽省无为县当代教育史上的名师,他一生醉心于教育事业,还博览群书,笔耕不辍,尤其注重乡邦风俗史籍的收集整理,《无为旧闻琐话》就是他留给后人的一本研究地方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全书一百多例“旧闻”,其中有近二十则涉及中西医方面.这些医事琐闻,对于我们窥知民国时期中国民间的医药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钱之俊 刊期: 2012- 02
-
医学与人文:如何相处?——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的讲演
医学与人文的关系,是当今人们深切关注的一个问题,牵动着、困扰着广大公众、医务人员和管理者.一、医学与人文渐行渐远1.医学从本性上说是人文的美国学者EdmundD.Pellgrino指出:“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且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许多特性.医学是人文的科学,经验的艺术,并且是科学的人文.”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医学的人文本性.......
作者:沈铭贤 刊期: 2012- 02
-
有大儒,方有大医
从中医药学起源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医药学成才的历史人文回顾、中医药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加强传统人文修养与培养现代中医人才之间的密切关系.......
作者:李其忠 刊期: 2012- 02
-
德医双修 精试济世——中国古代医家医德伦理思想分类举要
中国古代医家在传统文化浸润和自身医疗实践的感悟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医德伦理思想.然而这些思想如璀璨珍珠,大都镶嵌于瀚博的历代医家著述中,致使有关传统医德归纳分类的专论文章付之阙如.为此,笔者着力就此内容进行了专门的收集整理与分类研究,并举其十要以飨读者.......
作者:李文彦;叶兴华 刊期: 2012- 02
-
《亦医亦文刘草窗》一文补正
《中医药文化》2011年第5期《亦医亦文刘草窗》(以下简称《亦文》)一文,作者据《列朝诗集》《明诗纪事》等文献资料,多有引发,令人耳目清新.笔者拜读后觉得尚有补充和修正,爰举如次.一、“痛泻要方”的名称及其流传刘草窗因通行所称“痛泻要方”而蜚声医林.......
作者:徐慎庠 刊期: 2012- 02
动态资讯
- 1 歇浦涛边记读书--回忆在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的求学生活
- 2 《黄帝内经太素》杨注释通借条例析说
- 3 从明代诗赋看广东传统饮茶文化
- 4 抄本医籍疑难字辨识
- 5 中医与工艺美术
- 6 刘衡如先生《康城十咏》(二)
- 7 文本误读与学术淆乱——以敦煌医药文献解读为中心
- 8 近年来中医文献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评《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
- 9 尚礼崇文——新安医学家门化传承的文化内核
- 10 仁者寿——记裘沛然先生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 11 徐灵胎的文学情怀
- 12 中国医药之科学的整理
- 13 中国文化的生生之学
- 14 亟斋居士和他的《急应奇方》
- 15 略论秦汉子书中的养生与治疗思想
- 16 《二十二子》本《灵枢》评介
- 17 浙江中医世家的前世今生
- 18 韩城盘乐村宋墓壁画的范式与创新——备药图背后的医学衍变
- 19 《伤寒秘要》提要
- 20 我与《中医药文化》的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