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复制与融合:近代浙江中医药报刊的知识建构和传播
在清末民初中西医撞击中,中医经历了固守、抗争、接受和融合的过程,浙江中医药报刊通过对传统中医知识体系采用完全复制性建构和融合性建构这两种传播策略,传承了中医知识体系,维护和巩固了中医的社会地位.......
作者:周军 刊期: 2015- 06
-
高仲山先生求学事略补阙
高仲山先生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以擅长治疗急性热病而驰誉龙江杏坛,其医学经验、医案、学术思想研究已较为完备,然其生平事略仍存在资料上的阙如,求学期间的细节尚有许多为人所不知.以存世之资料考证高仲山求学事迹,以弥补事略不足.......
作者:邬晓东;霍丽丽;刘雅芳 刊期: 2015- 06
-
古回回医学与高昌回鹘医学的联系——以《回回药方》和《杂病医疗百方》外治方药对比为例
通过比较分析《回回药方》和《杂病医疗百方》所载部分外治方药,研究二者同类方药外治法的特点与异同,讨论其分别代表的古代回回医学与高昌回鹘医学间的联系,从而梳理古代西域民族传统医药发展的脉络.......
作者:王锦;王兴伊 刊期: 2015- 06
-
医者论儒 别有洞天——细读及阐析谢观先生所撰《儒学比例》
医者专志论儒之作在历代医家著述中极为鲜见,近代医学大家谢观先生则在其名著《中国医学源流论》中撰写了一篇《儒学比例》之文论,从医者视野出发,去探究儒学史之发展变迁,立意独辟,言辞犀利,堪称一绝.值得从事国学与国医相关研究之同道学而时习之,以助于对儒学史的多重理解.......
作者:李文彦;陆向荣;谢朝丹 刊期: 2015- 06
-
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谈《肘后备急方》
2015年10月6日新闻报道中,欣悉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被遴选为201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的三位获得者之一.她获奖之依据,是从青蒿研制出的青蒿素,其防治疟疾之疗效优于已知的其他抗疟药.......
作者:傅维康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习近平发展中医药思想的内在动力与外在需求分析
- 2 梳理源流而究根本 汇集众长以臻大成——品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 3 深切缅怀国医大师张镜人先生
- 4 心系民生情怀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老院长何任教授的成才之路
- 5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中医药海外文化适应策略探索
- 6 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维吾尔医学
- 7 中国导引养生文化的“养治一体”特色
- 8 论孙中山与中国养生文化
- 9 试论内观对中医实践的补充
- 10 黑水城出土汉文“胎产方书残卷”考释
- 11 《中医哲学基础》导论
- 12 泰国中医学历教育概览
- 13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藏碧玉插屏鉴赏
- 14 勤于思索贵于精专——胡永盛先生谈行医治学
- 15 乐家同仁堂,长街尽药香
- 16 一生德高望重一世三峡美名——探寻名医龚去非先生的治学之路
- 17 文雅医高话姚派——文化视角下的云南姚氏医学流派
- 18 中国古代外科医疗技术的重要发明创造及代表器具
- 19 追忆名中医王慎轩先生(二)---王慎轩先生与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情谊
- 20 文化、哲学:中医学发展的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