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陈其昌居士生平及其医事活动考述

    陈其昌居士,上海松江人,家世业医,早年热心革命,毁家救国.民国初年投身实业救国遇挫,因感世风日下,人心浇漓,遂隐于医佛.后专注于三部脉法研究和实验推广,同时创办有上海佛化医院、新中医学院,主编《新中医世界》《中国科学脉法》等杂志和医书.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编辑医书,力倡革新中医教育.陈氏一生虽历经坎坷,然济世救国之心则矢志不渝.......

    作者:李铁华 刊期: 2016- 04

  • 近代中医院发展的先驱:广益中医院

    1917年广益中医院的开业,是中医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由广益善堂出资创办.广益中医院初期不仅是提供医药的场所,同时也是上海中医学会活动的场所,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支持.在民国政府对中医施行苛政的环境中,广益中医院不但自给自足、平稳经营,还为贫穷病人施医赠药,展现了中医人的高尚医德.新中国成立后,广益中医院被政府接收.......

    作者:严娜;陈丽云 刊期: 2016- 04

  • 行医与持心——谈孙思邈之“医人文化”

    从行医与持心的双重角度探讨孙思邈“医人文化”,认为其内涵包括笃学心、慈爱心、敬事心、谦逊心、求索心、纯粹心、慷慨心、庄敬心、从容心九个方面.强调“医人文化”不仅是曾经的追求,也是现实的需要.......

    作者:焦振廉 刊期: 2016- 04

  • 医文俱佳的近代方书——郭柏良《三一七复兴医方》稿本钩沉

    《三一七复兴医方》是近代名医郭柏良在建国初编撰的一本方剂学手稿.编者以清代汪昂《汤头歌诀》为蓝本,补充辑入历代名贤其他名方,并按方名、出处、病机或病证名、古音韵、歌诀、主治病证、方药、按语八个部分来论述方剂.不仅广泛运用了清代汤文璐《诗韵合璧》所记载的平声韵韵语规则,而且通过韵同字异、统一韵语、选韵编歌等形式,结合医理补正了不够工整的字或词,并根据自身临床体验,在前人基础上,通过拓展古方应用范围、......

    作者:吴敬颖;黄瑛 刊期: 2016- 04

  • 《上古天真论》数语之诗文解

    余之从教于上海老龄大学,已数历寒暑,平素专授《古文与书法》.书法主甲骨形韵,文章则选适老龄之需者.《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乃为重点篇目,自不待言也.窃以为,《黄帝内经》固中医典要,《上古天真》尤健康雅言.句句金石,字字玑珠.如“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寥寥数语,抵得煌煌巨著,百千赘言.衣食者,人之所需也,或积淀传统文化,或生发流派时尚,就健康言,各“美其食”而“任其服”......

    作者:王礼贤 刊期: 2016- 04

  • 简帛医书整理研究的集成之作——《简帛医药文献校释》评析

    《简帛医药文献校释》首次对已经刊布的各种简帛医药文献进行全面清理和校释,是该研究领域的一部集成之作.该书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体例完备,内容充实;资料翔实,数据丰富;注重吸收新学术成果;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全书体现了时代性、前沿性和综合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16- 04

  • 《黄帝内经》中“志”概念语义的辨析

    “志”在《黄帝内经》中是一个特有的指称概念.从语义辨析的角度,通过对经典原创思想的溯本回源,从“志”这一字初的语义语用及其概念演变过程中,考察“志”与“情”的区别,并分析“志”在《黄帝内经》一书中的特指意义;同时,对比现代心理学上的情绪概念,论证了中医“志”概念偏向下的情志概念与西方心理学的情绪概念并不完全等值,二者在内涵与外延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陈玉霏;邱鸿钟 刊期: 2016- 04

  • 从《饮膳正要》看元代民族融合的饮食文化特色——基于脾胃养治药膳的梳理分析

    通过对《饮膳正要》中具有脾胃养治功效的药膳方进行研究分析,从其食材选用的特色、性味、归经、辛香料的应用、膳食形式的多样、学术思想特点和源流发展等方面,阐述《饮膳正要》继承发扬了元代以前食疗学成就,发现其是汉、蒙、回回等各族人民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具有民族融合的饮食文化特色.......

    作者:潘芬妮;郭晶磊 刊期: 2016- 04

  • 国际文化视野下八段锦价值解析

    八段锦源于古代导引术,经过历代道家、医家的不断改良,现在已成为经典的中医养生功法.在国际文化视野下重新审视八段锦的养生原理,并多角度解析八段锦所彰显的祛病健身、修身养性、文化传播等多元文化价值,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也将会在中医学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影响.......

    作者:龚博敏 刊期: 2016- 04

  • 清代民间儿科医书《幼科椎拿秘书》探析

    《幼科推拿秘书》由清代医家骆如龙著,其子骆民新抄订,全书共五卷,是清代推拿手法体系完整的小儿推拿学专著.从时代背景、内容特色、创新之处、行文风格等方面对《幼科推拿秘书》进行探析,可以窥探清代民间儿科医学和民俗医疗背后的文化内涵.......

    作者:苏姗;李兆健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