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2年第6期文章
  • 试论序跋在中医古籍丛书研究中的价值

    中医古籍丛书的整理,关键在于理清丛书子目源流、汇编思想、编撰体例、学术渊源及版本情况等,而序跋承载的大量信息在其中显示了不可忽略的价值.从三个方面探讨序跋在中医古籍丛书研究中的作用,以期能为读者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2- 06

  • 酉山堂本《千金方》简考

    酉山堂本《千金方》为北宋原版初刻,流传至清乾嘉时期,藏于酉山堂.后清代学者黄丕烈购得此书,有“题识”详述其来龙去脉.后转归陆心源“皕宋楼”收藏.清末此书被日本岛田翰劫买,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12- 06

  • 我的祖父金寿山

    我的祖父金寿山先生,生于1912年10月16日,浙江绍兴人,为著名中医药学家、教育家.曾任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医学)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政协第五届委员、全国第九次工会代表大会代表.从事中医教育与临床医学工作40余年,生前著作有《温病学讲义》《温病论新编》《续广笔记》《金寿山医论选》《金匮诠释》《中医医籍字典》等.......

    作者:金达羊 刊期: 2012- 06

  • 为名医秦伯未故里召稼楼撰联赋诗

    近现代名中医秦伯未,上海城隍秦公裕伯之裔,故里即今浦东古镇之名召稼楼者.昔,中原逐鹿,兵燹频仍,民多南避.彼时也,水丰地沃之浦东,耕稼之风未兴,南迁莅是者,喜而卜居,建楼悬钟以召稼.久之,因楼名地.后楼废,然,数百年间,人文荟萃.其著者若叶公宗行,为弭水患,依沪上西南高东北低之地势,导东江合吴淞经上、下海浦,改东注入海为北奔扬子.上海之名以是焉,且卒赖其利,跃为享誉世界之大都会,成就与筑都江堰福泽......

    作者:王礼贤 刊期: 2012- 06

  • 学到后来益觉深——《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读后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总体来说具有三大特点:第一,藏象立论,是该书的着眼点;第二,回归原典,是该书的着力点;第三,构架体系,是该书的着重点.读之对理论、对实践、皆大有裨益.......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2- 06

  • 一部展示宫廷医药文化的佳作——《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评介

    《御医纪事与传世妙方》在中国宫廷医疗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展现了中国历代宫廷医学家的养生保健技术和学科发展脉络.全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考证有据,病案精彩,是一部展示宫廷中医药文化史佳作.......

    作者:胡晓峰 刊期: 2012- 06

  • 先秦儒家与中医学术渊源探析——兼谈春秋中医新旧学派之争

    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历史背景、学术特点及当时医学学术演变、黄帝学派与扁鹊学派之争等方面,对孔子创立的先秦儒学思想与中医学术学派之间渊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先秦儒学与中医学之间关系开始并没有直接见诸文字,但是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下却存在着客观的相互渗透和内在作用,对于研究儒家文化给医学所带来的影响及先秦中医学术演变具有重要启发与指导作用.......

    作者:张驰 刊期: 2012- 06

  • 道教文化对中医外科学的影响

    从炼丹术与外科丹药之间的关系、道家辑录外科文献、道家思想对外科医家名号和方剂名称的影响等方面,就道教文化对中医外科学的影响进行讨论.认为外科丹药的发明多与道医有关,明代外科医家对它进行了改进,它与炼丹术一脉相承,只是炼制方法更为简约实用;著名道家赵宜真辑录外科文献不是出于偶然,而是源于其济世活人抱负;名医沈之问、陈士铎、孙震元、祁坤、王维德等10余位外科医家别号均与其道家思想倾向有关.......

    作者:和中浚 刊期: 2012- 06

  • 民国期刊《现代医药月刊》述要

    考察《现代医药月刊》的创刊背景、作者、内容,认为该刊以中医为主,吸纳西医理论和经验,发扬了中医的学术风格,该刊学术内容丰富,凝聚了当时诸多中医力量,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发展,是具有中医学术价值和史学价值的专业期刊.......

    作者:肖梅华;段逸山 刊期: 2012- 06

  • “四物女宛丸”当作“四物女萎丸”

    通过查阅多部医书关于“女菀”与“女萎”的记载,并详加考证,坐实了《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中的药方名“四物女宛丸”当作“四物女萎丸”这个观点.......

    作者:何凌霞 刊期: 201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