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如何珍重此新天--读裘老的诗有得(一)
读裘沛然教授的,有一股浓烈的情感感染着我,使人怦然心动.这就是他对中医事业、对中医教育事业、对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深切感情,由此而及的是对中医人才的殷切期望.请看他写的,是多么地情真意切:......
作者:张建中 刊期: 2004- 01
-
浅述《肘后备急方》及其外科学成就
通过有关文献研究,对的版本流传、现代研究状况以及外科学上的成就作一分析、概括和总结.......
作者:干旦峰 刊期: 2004- 01
-
浅析《内经知要》注经特点
明代医家李中梓的,执简驭繁,将按原文辑录,内容分成二卷.上卷有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5篇.下卷有经络、治则和病能3篇.二卷共计8篇.该书作为的入门书籍,由于内容简要,条理清晰,选录切要,讲解明白,且注经自成特点,适于初习者使用,故流传较广.今结合自身学习体会,略抒管窥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季杰 刊期: 2004- 01
-
张介宾《类经》注语辨疑
以文字、音韵、训诂、句读诸方面辨析张介宾中的注释,认为张介宾注语多有不甚贴切之处.......
作者:张忠礼 刊期: 2004- 01
-
关于《医心方》的版本流传
丹波康赖公元982年开始撰,至984年书成,呈进日本圆融天皇,这一年正是日本圆融天皇(公元970-984年在位)永观二年,又是中国宋太宗雍熙元年.......
作者:雨龙 刊期: 2004- 01
-
澄怀味象出奇峰--名医张骧孙绘画轶事
先舅父当代名医张公骧孙(1902-1956),又名庆增,字祝三,上海人氏,是近代名医张骧云(张聋NB254)之孙,张汝炳(字星若)之子,素有孝行,且思敏才博,于精通医道之外,兼擅诗画.他诊务繁忙,休假时则喜漫游名山大川.所览胜景,必发之于画,记之以诗.......
作者:严寿钊 刊期: 2004- 01
-
《汉语大字典》未收的中医古籍用字特殊音义(上)
本文考释了中医古籍中使用而未收载的中医古籍用字之特殊字音或字义,计20余字例.......
作者:沈澍农 刊期: 2004- 01
-
《针灸甲乙经》的成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汲古书斋老师:晋代皇甫谧青少年时并不用功,但他的却很有名,至今仍是针灸学的经典,请谈谈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为何成为针灸学的奠基之作.......
作者:张宝文 刊期: 2004- 01
-
比较异同寻求确据--古医籍校勘方法举要
校勘之法,可大别为内证、外证两类.凡求证于本书以内的,称为内证,重在比较异同;凡求证于本书以外的,称为外证,重在寻求确据.从古代医书校勘的实际出发,经常采用的校勘方法有三:一是据文意、文例校勘,属内证法;二是据旧注校勘,属外证法;三是据内证、外证综合校勘.......
作者:段逸山 刊期: 2004- 01
-
豌豆蚕豆皆胡豆
通过文献引证,说明豌豆、蚕豆皆自西域传入,先皆称胡豆,后以形分称.......
作者:黄斌;张瑞贤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嵌入式”人文教育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 2 『内经图』与天人相应实践
- 3 朱湘与中医师高思潜的通信
- 4 18世纪日朝外交中朝鲜通信使的药物馈赠考述
- 5 怀念敬爱的裘老
- 6 识破通假读《内经》
- 7 《方脉权衡》特点及价值
- 8 论谢利恒地理医药学思想
- 9 浅析《金匮要略广注》成书背景
- 10 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中医药——《中医药文化》创刊30周年(誌)贺
- 11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谈传统文化与中医教育的关系
- 12 《医学切要》亟需辨伪与整理
- 13 全国中医养生促进工程启动
- 14 《太平御览》引“黄帝”医药学著作考
- 15 调整情绪抚慰心灵--茶对心理健康的潜在功能
- 16 古人论小儿养育
- 17 “西学中”五十五年感言
- 18 《中医大辞典》(第2版)明代医史人物辞目生卒补证
- 19 深深水,静静流,悠然远去——忆病榻中的朱维铮教授
- 20 薛寿鱼“无一字及医”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