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晚清民国时期沪上冬令食疗食养思想探析
饮食民俗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从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对晚清民国时期沪上冬令时节人们食花糕、饮分冬酒、宰猪羊的传统饮食民俗进行考察提示,其饮食活动以食养为主,饮食物多为性温之品,遵循应时而食的原则,体现了人们注重节气养生的保健意识.民俗文化的隐喻思维为我们挖掘饮食民俗中隐藏的医药文化信息及深入了解“冬令进补”理论是如何践行于实际生活中的,提供了另一个研究视角.......
作者:李路广;叶进 刊期: 2018- 05
-
清代女医顾德华及其《花韵楼医案》考
晚清女医家顾德华,医术精妙,尤擅妇人痰患,是鲜有病案传世的女性医家.顾氏乃东吴名门,人才辈出.德华一脉属顾氏“六安归吴支”,她与胞兄顾德昌悬壶姑苏,兄妹以“七子山顾”蜚声杏林.顾德华所著《花韵楼医案》,其中一卷为民国《珍本医书集成》收录而广泛流传.探析顾氏成长经历及医案著述,以冀推动这位史上罕见晚清女医的研究.......
作者:钟微;杨奕望 刊期: 2018- 05
-
简体横排版《老老恒言》文字规范问题商榷
清代养生类古籍《老老恒言》集清以前养生学之大成,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该著作版本众多,简体横排版本是众多《老老恒言》版本中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整理本为例,探讨简体横排版《老老恒言》在文字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因对原文理解有误致选用字词错误、因字形相近造成识别错误、因汉语拼音相近造成输入错误等原文识读类错误,繁体字未改作简体字,异体字未改作规范字,全书用字未统一等.......
作者:吴庆晏 刊期: 2018- 05
-
巫医三题
在当下的医学界,“巫医”成为一个敏感词,然而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巫医确是一个客观存在.对巫医的历史渊源、巫医与中医的关系、巫医的治病机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李小青;沈晓东;许峰 刊期: 2018- 05
-
《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思考
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论述《黄帝内经》的学术地位及其成书背景,并从成编的时代背景,成书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医学背景等方面予以多维度的审视.......
作者:张登本;孙理军;李翠娟 刊期: 2018- 05
-
近十余年来传统医药文化的研究进展
随着传统医药保护工作的深入,传统医药文化类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检索和梳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近10余年来的相关文献,可以从传统医药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历史与发展现状、传播、传承、实践与应用等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并从研究的对象、方法、资料和思路等4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展望.......
作者:张益嘉 刊期: 2018- 05
-
近代广州医药老字号调查研究
近代广州医药老字号是现代中国医药行业历史奠基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历史研究法对近代广州医药老字号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其发展概貌,从经营规模与模式、经营产品、经销范围、市场竞争、发展去向五个角度评价其特点.......
作者:崔璐 刊期: 2018- 05
-
“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宗旨与切入点
以“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巧实力,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理想载体.它是在沿线国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民之间感情与心理沟通的有效方式.提出中医诊所是中医药文化在沿线国家进行传播的合适切入点,它与中医药铺、中医药培训等共同构成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系统.后指出鉴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战略意义,必须有顶层设计、机制协调与跨界合作.......
作者:陆钢 刊期: 2018- 05
-
西夏医学文化“多元化”外来因素影响探析
具有民族特色的西夏医学文化是中华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中原医学、金朝医学、藏医学以及佛教医学(包括古印度“四大”说)等角度去阐述“多元化”外来因素对西夏医学文化的影响,表明灿烂多彩的西夏医学文化,得益于西夏与多民族共存、交流交融,吸纳了周边优秀民族医学文化成果.......
作者:朱国祥;徐俊飞 刊期: 2018- 05
-
汉译佛经中的天竺药名札记(五)
利用梵汉对勘和比较的方法,讨论了汉译佛经中的两组天竺药名——尸利沙和阿吒留洒根,并简要辨析了这些药物在印度佛教僧团医疗中的主要用法.......
作者:陈明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医学史上早的医案
- 2 先秦儒家与中医学术渊源探析——兼谈春秋中医新旧学派之争
- 3 家传与师承——我的学医之路
- 4 试论《桂海虞衡志》中医药学史料的特点及价值
- 5 粟特僧伽大师医术及其灵异
- 6 江阴籍旅沪医家对近代上海中医教育的贡献
- 7 吴中名儒医摭菁(续)
- 8 回顾办刊三件事
- 9 橘绿江南香飘北国——缅怀张廉卿老师
- 10 《亦医亦文刘草窗》一文补正
- 11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医古文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12 古代养生学发展过程中的一股浊流--道家的炼丹求仙
- 13 古代饮食卫生谈--读书札记之五
- 14 习主席讲话有助改变当前对中医文化价值体系的“低估误判”
- 15 一星如月倚壶天——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凌耀星教授
- 16 试析《本草纲目》重言的特点
- 17 联系与游离——浅析明清御医与明清政治的关系
- 18 从锐志医学到热衷人学
- 19 近代广州医药老字号调查研究
- 20 吴中世医名家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