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8年第4期文章
  • 梳理源流而究根本 汇集众长以臻大成——品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一书梳理并汇集民国以来百年《内经》研究学术文献,资料丰富、编写体例统一、逻辑严谨、述评结合,弥补了近现代《内经》史研究的学术空白,对今后的《黄帝内经》学术研究颇有帮助.......

    作者:王键 刊期: 2018- 04

  • 阴阳学说视域下的五禽戏养生原理探析

    五禽戏作为重要的传统养生保健功法,今人对其研究颇多、综观现阶段研究多集中在养生功法讨论,缺乏对五禽戏阴阳相关理论研究.从阴阳学说角度切入,系统探讨“五禽戏”的阴阳相反、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以及阴阳时间观、经络观等中医养生原理,以期挖掘其理论内涵,更好地指导功法养生.......

    作者:赵指南;张挺;李其忠 刊期: 2018- 04

  • 白族医家彭子益圆运动生命观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启示

    民国白族医家彭子益提出的升浮降沉大气圆运动造化四季万物的生命观不仅对临床医疗具有简明高效的指导作用,更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迪警醒作用.阐释彭子益先生这一圆运动生命观的具体内容,进而以此观点为指导思想,探讨今天在开采石油、煤炭、天然气与使用地铁、水泥路、农药化肥等事关人类社会长足发展所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作者:颜文强;张其成 刊期: 2018- 04

  • 正史医家传记中师承神异叙事的文化释读——以《史记·扁鹊传》和《后汉书·费长房传》为例

    正史医家传记中包含着大量的神异叙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一种“文化胎记”的作用.以《史记·扁鹊传》和《后汉书·费长房传》为例,解读其中的师承神异叙事,可以挖掘出传统师承教育中的尊师、慎授、秘传医术等特色,彰显师承教育的传统文化内涵.......

    作者:段鸣鸣 刊期: 2018- 04

  • 越南国家图书馆现存汉喃医学古籍情况概要

    中医在越南流传有悠久的历史,与越南固有的民族医学有机结合,形成越南传统医学.越南传统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不少医学古籍,这些医学古籍包括传入越南的中国医学古籍以及越南医家所撰的医学古籍.通过查阅越南国家图书馆的汉-喃古籍数字化图书馆现存医学古籍,分析越南现存的汉喃医学古籍情况,并发掘其特点,对了解中越医学文化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秀琴;胡军;芮芸;阮明玉 刊期: 2018- 04

  • 从《大唐西域记》看唐代西域的医药文化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不仅是佛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也为了解西域医药文化提供了绝佳的窗口.在玄奘生活的时代,西域医药崇尚自然、善于运用整体疗法治疗身心疾病,具有鲜明的善恶观念和复杂的伦理思想,充满了西域地方神秘色彩.西域医药文化特色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既与地理环境多样性有关,也与医药文化的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胡惠滨;章原 刊期: 2018- 04

  • 《鲍威尔写本》的研究进展

    新疆库车出土的梵文桦树皮写本《鲍威尔写本》的发现与传布,引起欧洲东方学界的高度关注.霍恩勒对该写本的研究、转写、翻译,奠定了对该写本研究的基础,探讨了该写本的形制与年代,分析了其组成状况,阐述了其对印度阿输吠陀医学的影响.从霍恩勒时代之后,各位学者提及中亚文献史、印度医学史、佛教史都会提及《鲍威尔写本》.通过梳理从霍恩勒时代到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示对其文本的利用还需要更深入与更专业化的研究.......

    作者:范振宇;王兴伊 刊期: 2018- 04

  • 新加坡中医药的传入与中医教学的本土化变迁

    中医药随着华人迁徙下南洋,传入新加坡,在当地发展出一些与中国本土不同的特征.纵观1892-2013年间,在中医教学方面,新加坡的中医教学先由民间自主进行,根据自身条件需求发展,从多元传统方式逐渐过渡至单一现代化学院体系;新加坡中医立法后,民间组织与政府协商互动,向当地西医制度看齐,将中医教学进一步制度化,纳入官方体系.研究新加坡中医教学的本土化变迁过程,有助于了解中医药如何在海外由下至上地传播发展......

    作者:杨妍 刊期: 2018- 04

  • 中医药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与基础路径

    重新界定和确立中医药的文化属性,有益于拓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科技依赖路径.遵循文化传播与融合规律,开展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形成“原创化”与“本土化”相得益彰的战略格局,将使中医药的全球发展既能引领中国文化的现代创新,也将引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发展.......

    作者:张超中 刊期: 2018- 04

  • 汉译佛经中的天竺药名札记(四)

    通过梵汉对勘和比较的方法,讨论汉译佛经中的三组天竺药名——毕履阳愚、郁金和郁金香,研究指出其在丝绸之路医学史研究上的价值.......

    作者:陈明 刊期: 201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