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清末御医力钧《难经》文献整理初探

    力钧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医学家、藏书家和教育家,曾为慈禧、光绪御医.一生著述40余种,现存26种.其于医学一科用力尤深,著述甚多.然目前出版甚少,故研究者寡.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力钧医著书影,结合陈可冀、王宗欣《清代御医力钧文集》初稿(待出版),就力钧整理《难经》四著(《难经古注校补》《史记正义引难经考》《难经本义增辑》和《难经经释补》)的内容、方法、成就做初步探讨,供今人研究古代文献参考借鉴......

    作者:王兆;王宗欣;黄作阵 刊期: 2014- 05

  • 《足臂十一脉灸经》之“参舂脉”浅析

    通过对《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揗(脉)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原文的字义、词义分析,描述中国古代早关于心律失常的文献记载.通过对“参舂脉”特点的分析,基本确定其与现代医学中的奔马律体征具有高度关联性.......

    作者:金道鹏;王倩蕾;陈晓 刊期: 2014- 05

  • 古医籍校注新探索

    古医籍校注是中医药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校注《眼科正宗原机启微》《医经余论诊家索隐》两部书,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新手段、新方法,新发现作者施世德、罗浩的生平、籍贯、著述等内容.......

    作者:王兴伊 刊期: 2014- 05

  • 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若干历史人物与事件

    通过对近代上海若干中西医汇通医家及其有关事件的介绍,揭示20世纪初叶上海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代表人物及影响.......

    作者:杨杏林;陆明;杨奕望 刊期: 2014- 05

  • 呵护中医话立夫

    陈立夫(1900-2001)原名祖燕,浙江湖州人.1923年北洋大学矿科毕业,之后赴美留学,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其前半生纵横政坛,历任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心组织部部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要职;其后半生,于1949年去台湾,旋因蒋家王朝洗牌而流亡美国,曾向孔祥熙等人借款自办养鸡场,并制作皮蛋、咸蛋、豆腐乳、粽子,为唐人街的中餐馆供货……在以体力谋生的余暇,拨冗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陈德春 刊期: 2014- 05

  • 金秋习吐纳 医道缘哲理

    秋于五行属金,脏腑之肺,性亦同焉.且夫肺主呼吸,于金秋以练吐纳,理应为医家所尚也已.春夏阳生,秋冬阴长,《素问·五常政大论》谓“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由夏之入秋也,阴阳乃交而盛衰互易,纳气固精,宜其时哉.虽然,习气功,练吐纳,须以意念导,效果之高下,尤在情思.......

    作者:王礼贤 刊期: 2014- 05

  • 凌耀星教授健脑养生法

    明代御医传人凌耀星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上海市名中医,她注重强身防病,倡导防重于治,名中医工作室对她的健脑养生法进行了研究,初步探析凌老防衰老、延年益寿的的健脑经验主要在多思、运动、睡眠、按摩、饮食、乐观等方面.......

    作者:施晓芬;李欣;吴士延;陈越;姜凤依 刊期: 2014- 05

  • 生态视域下嵇康养生思想评介

    嵇康养生思想与现代生态医学有一定相通之处:自然环境方面,遵老庄自然之道,通过慎外邪、适家宅、善术数、去声色、绝滋味以及服良药等措施保健形体;精神生态方面,通过音乐、远游以及节制欲望等手段来调节自身情绪、保养神气,实现形神兼修的养生效果.而嵇康提出的养生“五难”,至今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作者:王丽慧;章义和 刊期: 2014- 05

  • 从一个村落看一个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读梁正海的《传统知识的传承与权力》

    梁正海博士是一个善于田野调查的学者.长期以来,他深入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山寨进行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撰写出一系列的调研报告,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近读到他入选中国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的专著《传统知识的传承与权力》(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让我看到了他从一个村落出发,探寻民族医药保护与传承的学术之路:把小题材做成为大文章.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他脚踏实地的精神和不懈的学术追求.......

    作者:向笔群 刊期: 2014- 05

  • 中药麻醉史初考

    我国应用中药麻醉的历史悠久.从先秦以来的各代医药家均创制了不少中药麻醉方,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其经验和理论值得高度重视,应当深入发掘,认真分析整理,以便更系统地了解与传承中药麻醉知识.......

    作者:唐璇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