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针道金陵五十年——记1957年南京《针灸学》出书前后

    1957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江苏省中医学校经历了几件大事:7月,时任校长的当代针灸学大家承澹安先生(1899-1957年)因病去世;8月,学校派出首届中医进修班(1956年3月)结业学员董建华、程莘农、王绵之等多人支援北京中医学院师资;......

    作者:李鼎 刊期: 2007- 06

  • 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健康话题

    节日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一定文化背景表现于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和与其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出的集体人格的体现,是民族文化中的亮点.遗憾的是,除了感受节日的吃、喝、玩、乐外,现代人越来越少有去考究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与人类生存、生活相关的联系,更少有去研究节日与人们健康长寿的关系.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正是由此而感、由此而发的.......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07- 06

  • 笔记医史资料采掘

    通过对历代三百多种笔记杂著中有稗医史资料的采掘、梳理和分述.说明要全面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除了主要从古代医籍着手外,亦对历代笔记中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作者:陶御风 刊期: 2007- 06

  • 近代浙江著名中医家与书画

    中医药学和书画艺术初同出儒学一辙,稍加贯通,易于融合.近代浙江籍著名人物龚自珍、俞樾、章炳麟、鲁迅、马一浮等学贯中西、精通中西医学和书画艺术,真正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学与书画艺术在某些方面的同源性,在中国近代医学史、美术史上有一定影响.......

    作者:朱德明 刊期: 2007- 06

  • 一则牛痘接种广告的解读

    《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1872年由英国人美查在上海租界内创办.它在传播西方文明,反映上海市井文化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1873年,《申报》连续41期登载了一则牛痘接种广告.......

    作者:肖梅华;孙文钟;张丛 刊期: 2007- 06

  • 可怜冬景似春华

    ......

    作者: 刊期: 2007- 06

  • 诗圣杜甫与中医(下)

    四、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杜甫一度流徙于华州(今陕西华阴)、秦州(今甘肃天水).那段时间生活更加艰苦,经常受到断炊的威胁.于是,他重理旧业,又卖起药来,并且把全家人都组织到制药的劳动里.如在《秦州杂诗二十首》中写道:......

    作者:炎继明;王妮 刊期: 2007- 06

  • 中医药对李渔戏曲创作的影响

    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家,从其作品中不难发现中医药对李渔戏曲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演绎和曲文宾白描述诸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与其中医药家庭背景以及广泛结交以中医药学者有密切关系.故结合中医药对其的影响进行考察.才能够对李渔的戏曲创作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作者:骆兵 刊期: 2007- 06

  • 嘉善吴氏四传医方

    浙江嘉善的名医吴树人,生卒失考,大约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世.其先父吴云峰亦以医名,著《证治心得》.吴树人之门生陈良夫,益广所学,取得更大成就.从陈氏学者三十人,以其侄陈可南,其婿徐石年为知名.徐氏又传其子徐春霖.春霖兄又受宋大仁之影响,颇着意于医史的研究.吴、陈、徐三方均春霖兄所赠,他已去世近二十年.追思往昔论医谈史之乐,不禁神往久之.......

    作者:林乾良 刊期: 2007- 06

  • 月经名称述考

    除石女外,凡女子一生中都要有月经,因而月经系常用语;月经往往与性事相关,因而又多委婉词.有关月经的名称因之而多.......

    作者:段逸山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