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7年第3期文章
  • 减字木兰花词二首——丁酉年春节与张灿玾教授唱和

    今年春节前二日,意想不到山东张灿王甲老教授传来电话,向我拜早年,还问我近来有什么诗词写作?接电话后大受感动,谢不敢当.张老长我二岁,他80岁华诞时,我曾写过一首祝寿词“减字木兰花”,今年正是他90大寿,也得再填首贺词.木兰花词分长短调:长调名“木兰花慢”,短调名“减字木兰花”.短调填起来容易上手,为词作者所乐用.词前加写“小序”,后为词文分上下段.......

    作者:李鼎 刊期: 2017- 03

  • 桑榆不晚正中天——读温长路先生《桑榆唱晚》

    温长路先生的《桑榆唱晚》一书,以诗言志,收录了他自己创作的以及与友人交流的诗文,用诗写人生、诗写生活、诗写交流,记录了他从花甲到古稀之年的辉煌.读他的诗,可以看到他诗一般的人生,可以从他诗歌中找到轨迹,目睹他成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养生学家、文化学者的主要经历.......

    作者:马献军 刊期: 2017- 03

  • 近年来中医文献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评《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

    海外留存的中医古籍是中医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通过对中国稀缺甚至散佚的海外古籍进行收集整理,重新刊录,具有文献和学术研究的双重意义.其收集的海外图书版本珍稀、编目详明、提要精审,是一部难得的中医药文献研究的标志性丛书.......

    作者:王永炎 刊期: 2017- 03

  • 20世纪50年代万县地区献方运动述要

    在1954-1959年全民献方运动中,原四川省万县地区除向卫生部和四川省积极推荐选报本地所献秘验方外,还认真组织各市县编印《中医秘方·验方集》或《采风集锦》等专辑,并积极组织推广应用,使“疟疾粉”“雪药油”等世代相传秘方得以广泛应用,获得中央及省市的表彰奖励,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系统梳理万县地区50年代献方史实,对研究区域性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建忠;黄玉静;陈代斌 刊期: 2017- 03

  • 名医萧龙友亲笔处方赏析

    名医萧龙友,名方骏,原籍四川,承家学而习医,入京朝考拔贡.其医术精湛,被誉为京城“四大名医”之首,名噪一时.四川省中医药博物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收藏其手稿9页,其中病案4则,治十种胃病通方1首.对其手稿的文字进行释读,对其病案、处方、用药进行研究和赏析,对启发临证思维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党思捷;谭红兵 刊期: 2017- 03

  • 近百余年来中国古代人体解剖史研究概述

    中国古代人体解剖史研究始于陈垣《中国解剖学史料》一文.迄今,这项研究经历了兴起、缓慢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其中《黄帝内经》《难经》中的人体解剖知识、北宋人体解剖图《欧希范五脏图》《存真图》、人体解剖不发达的原因等问题成为讨论焦点.尽管学界的研究已取得诸多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对近百年来中国古代人体解剖史研究的情况进行梳理研究,探索相关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

    作者:吕金伟 刊期: 2017- 03

  • 北宋茶文化兴盛背景下的茶药研究

    继唐代茶文化兴起以来,其在北宋达到了兴盛之势,促使中医学对荼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在著名方书《圣济总录》中,茶的使用丰富多样.本文尝试从茶饮的种类、用茶的方式、茶之功效等方面对荼在《圣济总录》中的应用进行梳理,针对茶药兴盛现象从医史解度进行解读.......

    作者:吴筱枫;严世芸 刊期: 2017- 03

  • 文化与文明:现代中医研究发展观的反思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不同的.文明涵义中带有明显的发展进化论的隐喻,而文化则不含价值优劣判断.以辨析文化与文明含义背后的隐喻为起点,思考与文明发展所不同的中医药文化变迁的另一种可能.文化变迁历史观能帮助我们研究西医与中医之间的非取代性关系,而将西医作为一种影响因素观察其对中医现代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变迁历史观还能帮助我们思考当下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医学外史研究的边界.......

    作者:彭卫华;李文彦 刊期: 2017- 03

  • 儒学嬗变对金元后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

    中医学理论从其诞生之时,便受到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将儒学与中医学发展史上的这两个现象相互联系.对宋代儒学的新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儒学嬗变对金元后中医学理论深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郭彦麟;任北大;王泷;孙钰;陈东梅;张保春 刊期: 2017- 03

  • 20世纪中叶以来古代名医传说研究述评

    中国古代名医传说是中国人物传说中的一类,对于中国传说学的人物传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名医传说研究在搜集整理、理论探索上有一定尝试,有代表性的名医传说(如岐黄传说、扁鹊传说、华佗传说、张仲景传说、孙思邈传说、李时珍传说等)都取得了一定的实绩,表现了名医传说的研究的整体提升.但综合看来,名医传说的研究尚有很大拓展空间.......

    作者:贾利涛 刊期: 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