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3年第5期文章
  • 殖民医学下的卫生意识冲突与妥协——以清末上海地区为例

    鸦片战争后,殖民医学大规模被引入中国,在公共卫生事务中积极实践,并带来了公共卫生意识的“近代化”,但因其殖民文化的特有属性,必然遭到在地民众的排斥与反抗,因而上演了关于卫生意识冲突与妥协的一幕幕场景.以清末上海地区为例,通过考察文献,勾勒出华洋卫生意识冲突与妥协的典型场景,并分析导致冲突及结局的原因,认为冲突主要集中在殖民医学实践领域,即市容管理、检疫防疫、水源清洁及包括接种在内的病死观等.冲突爆......

    作者:肖梅华;唐晓娟 刊期: 2013- 05

  • 民国期刊《中国医药月刊》述要

    《中国医药月刊》以“发扬医药学术、普及医药知识”为宗旨,立足中医,积极推广,是民国时期一份重要刊物.研究其创刊背景、内容,探讨其风格与特点,剖析其地位与贡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熊俊;段逸山 刊期: 2013- 05

  • 论唐代孙思邈的养生观及现实意义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其中不仅有临床医药知识,还有丰富的养生学观点,如心养、动养、静养、食养、房养等,其倡导修性养心、动静结合、饮食有节、房事有调的养生思想,对现代人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仁寿 刊期: 2013- 05

  • 中医科普教育中的术与道

    道是事理,是法则,是规律;术是方法,技艺,是能力.真道为本,真术为用.中医药科普宣传,还需突出将中医药的文化内涵理念,也就是中医药的“道”点点滴滴向民众渗透、影响.求道是要进修中医的文化、思想,学习中医看问题的方式,是一个思维方法的修炼过程.......

    作者:杨悦娅 刊期: 2013- 05

  • 中医药文化传承途径之探析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基础及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剖析,并在中医药的文化地位、文化资源、文化教育、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等方面提出思路和建议.......

    作者:金阿宁;田勇泉 刊期: 2013- 05

  • 试析天文地理学与中医学间的联系

    通过概括性地总结中医学与天文地理学、气象历法学之间的文化关联关系.发现中医学从理论思想到临床实践,皆深深根植于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学及其气象历法学文化土壤之中,要真正学好用好中医学,了解掌握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学及其气象历法学知识非常重要.......

    作者:谭春雨 刊期: 2013- 05

  • 龙江医派奠基人高仲山

    高仲山为黑龙江四大名医之首,为龙江医派奠基人,在龙江医学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黑龙江的现代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开拓性和奠基性贡献.概要介绍高仲山医事传略,对龙江医派的传承有重要价值,并在丰富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德友;常佳怡;孙许涛 刊期: 2013- 05

  • 王琦与钱塘医派

    清乾隆间钱塘人士王琦及其先人的住所,与钱塘医派集大成者张志聪的“侣山堂”相邻.王琦年轻时即对张志聪、高世栻讲学论医的事迹既熟悉又敬仰.在他晚年时,钱塘医派著作面临失传之险,他不惜罄其资产收集整理并加以刊刻.钱塘医派的著作能够流传至今,王琦功莫大焉.......

    作者:胡滨;杨炯声 刊期: 2013- 05

  • 伟大的师爱——纪念胡道静先生百年诞辰

    一、一心寻师,梦想成真我能够幸运地成为胡道静(1913-2003)先生的私淑弟子,忝为他的“半个助手”(先生1985年1月15日给我来信中之语),缘由北宋沈括的医学佚著《灵苑方》.由上海中医学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老馆长赵英魁提议,我从1974年12月中旬至1975年1月23日辑得《灵苑方》71方,油印成册;1975年6月,我复经筛选甄别,辑出《灵苑方》77方,出版了油印本.此油印本的代前言......

    作者:吴佐忻 刊期: 2013- 05

  • 薛寿鱼“无一字及医”原因探析

    清代著名医家薛雪去世后,其孙薛寿鱼给袁枚去信,介绍其祖父生平事迹,并希望袁枚能为之写一篇传记,但信中却“无一字及医”,这令袁枚愤慨异常,撰“与薛寿鱼书”予以批评.从社会背景和薛雪本人实际情况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薛寿鱼“无一字及医”的原因,认为责任并不在薛寿鱼而在薛雪.......

    作者:刘庆宇 刊期: 201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