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王吉民、伍连德的《中国医史》
是王吉民、伍连德两位先生用英文编撰的第一部中国医学史专著,以史学的笔法,广博的原始资料,比较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的源流和发明创造,以及我国近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教会医学在我国的概况.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医史学家高度重视,在国际医史界颇有影响.......
作者:萧惠英;陈丽云 刊期: 2005- 03
-
香港中医药文献初探
通过赴港调查和对香港中医药发展历史及文献的考察,认为应该对保存不多的香港中医药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系统调查,并研究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作者:胡经航;李建梅 刊期: 2005- 03
-
上海近代中西医药交流简史
通过分析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中西医药的交流、上海医界与国际医界的相互影响,探讨上海近代中西医药交流情况,认为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东西方医学交流中心,也成为世界医药的交流中心之一.......
作者:陆明 刊期: 2005- 03
-
第十四届全国医古文学术研讨会纪要
暮春的古城合肥,绿肥红瘦.5月28日~2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长、本会东道主徐麟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原中华医学会医古文分会主任钱超尘、现任主任段逸山以及学会常委温长路等先后讲话.......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05- 03
-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医古文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作者: 刊期: 2005- 03
-
巧填影片名
......
作者:王家年 刊期: 2005- 03
-
学术刊物推动了学术研究--读狄忍安、朱良春两公来函有感
因去年第4期狄忍安,遂引起今年第1期拙作.拙作面世后,先后收到狄忍安与朱良春两公之信,对以上两文甚多补充与指正.由此,足见当今中医界对学术的重视以及刊物对学术的推动作用.......
作者:林乾良 刊期: 2005- 03
-
恽铁樵事略并医案赏析
恽铁樵(1878~1935),名树钰,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江苏武进人.幼年父母早亡,亦发奋攻读.13岁就读于族中私塾,16岁中秀才,20岁读完科举经典,并粗涉医道.25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精通英语.1906年毕业,赴湖南长沙任教,后返回上海浦东中学执鞭.教学之余,翻译、、等中篇小说,刊登于.1911年人商务印书局当编译,1912年任主编.1916年,遭丧子之痛,愤而学医,深研、,同时问学于伤寒......
作者:杨奕望 刊期: 2005- 03
-
《五十二病方》补释二则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里记载古代医方的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古医方,记载了治疗五十二种疾病的三百多种古医方,现存约二百余方,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对这些医方进行了初步的整理注释.本文拟对其中二则略作补释,以就教于方家.......
作者:徐时仪 刊期: 2005- 03
-
疑是实非似非实是--古医籍疑似词句举要
古代医书存在词性、词义、句意之疑似,识别疑似的依据是语言环境.......
作者:段逸山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诗人袁枚笔下的名医薛雪
- 2 中医与中国文化
- 3 “令胞中略转”寻义
- 4 医文俱佳的近代方书——郭柏良《三一七复兴医方》稿本钩沉
- 5 汉语言文字与中医药学的审美思维
- 6 泰国中医学历教育概览
- 7 《伤寒秘要》提要
- 8 从锐志医学到热衷人学
- 9 清代上海中药业行会述评
- 10 《释名疏证补》引用医籍考
- 11 从澳大利亚干针的发展看中医针灸海外传播的未来
- 12 习礼重仪崇善尚德——中医学子修习传统礼仪文化提升医德素养之近思
- 13 凤凰台上忆吹箫——重访日本并忆旧游
- 14 高仲山先生求学事略补阙
- 15 从清末《医学报》看西医传入对中医学术的影响
- 1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谈传统文化与中医教育的关系
- 17 乳燕飞——福州《针灸大成》《脉经》校释审定会
- 18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关于废除中医大论战的哲学思考
- 19 亦师亦友三十年——记与傅维康教授交往的点滴往事
- 20 福建省2001年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考试医古文试卷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