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丁福保生平及其著作述略
介绍著名学者丁福保先生生平及其著作,以此了解他在医学、文字学、佛学、数学、古钱收藏等方面的造诣,以及他一生不慕名利、勤勉治学的精神.......
作者:伊广谦 刊期: 2003- 01
-
橘绿江南香飘北国——缅怀张廉卿老师
回忆师从张廉卿医师的感受,介绍张廉卿仁厚为人、高超医技和文化修养,以发扬中医界老前辈的崇高医德和敬业精神.......
作者:姚少吾 刊期: 2003- 01
-
古人论小儿养育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始,我国对婚孕年龄、胎教以及孕妇、生育后母子衣食住行,婴幼儿习惯培养,德智体启蒙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已相当丰富,至今犹有借鉴意义.......
作者:傅维康 刊期: 2003- 01
-
丁甘仁先生的养生名言
分析名医丁甘仁先生四句养生名言,认为其言简意赅,内容精辟.劝人不沉缅烟酒,不劳累过度,提倡正派做人的道德规范以及乐观向上的情怀,值得推广.......
作者:贡树铭 刊期: 2003- 01
-
中医与古诗词漫谈
通过对古代文学和医学资料的分析,认为由于历代中医学家具备医、文、史、哲等学科知识结构,所以医学古籍中常有韵文和诗词体裁.诗词无论对医家或其他人来说,都能收到提高素养和有利健康的益处.......
作者:何任 刊期: 2003- 01
-
试述刘氏父子对《本草纲目》的校注
对照刘衡如、刘山永父子校点、校注本,可以看到,由于刘山永更有条件参考丰富的文献资料,因此注文、引文更为丰富,校正更为缜密.......
作者:曾凤 刊期: 2003- 01
-
论木通
通过对本草文献的分析和有关基本植物的辨识,澄清了中药木通的品种状况,解释了木通所含马兜铃酸引起的麻烦,以期重视中药规范化问题.......
作者:孙启明 刊期: 2003- 01
-
《本草纲目》对花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详尽分析对花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记载,认为李时珍对花类药物有较正确认识,不但撷取其精华,而且能修正前人汇载,并不乏创新.总结李时珍对花类药物炮制、运用等经验,对当今中医药临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郑国玉 刊期: 2003- 01
-
良相良医方寸间——高若讷医事述要与《伤寒类要》
根据史料和医学文献分析认为北宋官至枢密史的高若讷对医学造诣颇深,在推荐北宋校正医书局人事上功不可没.所撰,在和中有若干引述.......
作者:郭秀梅;冈田研吉;加藤久幸 刊期: 2003- 01
-
2001年下半年华东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医古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作者: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寻找中西医学的结合点——裘老逝世一周年纪念
- 2 “麻黄”药用及文化遗存考辨
- 3 严谨儒雅 学贯中西——深切缅怀恩师祝谌予先生
- 4 腹痛
- 5 山庄扫叶煮龙团——诗文、书画、武艺全才的医学家薛雪
- 6 经方家曹颖甫生平医事
- 7 《释名疏证补》医籍引文之对象与作用
- 8 明《重修常州府医学碑记》考
- 9 元老医术--按摩
- 10 八声甘州——旅英游感
- 11 王士雄字号、别称、室名解读
- 12 恬愉自得云间游
- 13 春花秋月四时吟
- 14 丁氏门人声振杏林——追忆民国时期名医朱振声
- 15 道教文化对中医外科学的影响
- 16 吴门中药著名老字号掇萃
- 17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 18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俞长荣先生从医治学之路
- 19 《明堂五藏论》声训的相关研究
- 20 中医药文化研究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