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周学海《内经评文素问》的评注特色
《内经评文素问》是少有的从文理结构角度注解《内经》的书籍.通过对《内经评文素问》的深入研究,探讨该书的作者、版本及其对弘扬中医文化的贡献,认为周氏对《(黄帝内经素问》的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用句修辞的评点极有特色,阅读本书可以使研习者更好的理解原文经义,为临床实践服务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邹纯朴;薛辉;李海峰 刊期: 2013- 04
-
明代医家王大纶及其《婴童类萃》考述
考探王大纶生平,分析其学术成就有五:明确儿童年龄分期、明确颅囟诊断指标、提出“五经统论”、调理脾胃为儿科王道、临证多配外敷和灸法.同时简介《婴童类萃》版本及综合述评.......
作者:王兴伊;庞辉群 刊期: 2013- 04
-
乐家同仁堂,长街尽药香
《清平乐》书成,乐崇熙老师向予索序.予不敢僭越,推辞再三.然乐老师求序之意甚坚,予承蒙抬爱,却之不恭,因而从命.展卷之下,悠悠淡淡的岁月气息充溢于朴实细腻的字里行间,同仁堂的百年传奇就在作者娓娓的叙述中跃然纸上.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家族传记,记载着百年老药铺的风雨沧桑,也见证了中药药业的兴衰历程.同为中药界人士的我,不禁被深深地打动了.......
作者:张瑞贤 刊期: 2013- 04
-
民国中医期刊文献研究的力作——评《中医往事——民国中医期刊研究》
《中医往事——民国中医期刊研究》,从编辑出版的视角,深入揭橥作为媒介的期刊在中医存废、中西医论战、中医理论探讨议题中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论著对民国医刊全面的田野作业,通过多个视角,不同人物的言说,连缀起来,相互求证,堪称一部民国期刊史、一部民国中医学术史.论著大量运用图片图像证据和口传叙事资料.......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3- 04
-
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深入探讨儒家思想中“仁爱”精神、“诚信”价值等内容的丰富内涵,阐述其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作用途径、实现方法、指导价值等影响,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提供新的尝试.......
作者:万婕;梁尚华 刊期: 2013- 04
-
试论中医药文化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的价值
中医药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学生成长过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天然的认同教育载体.中医药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大医精诚等理念对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宋欣阳 刊期: 2013- 04
-
试论魏晋玄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汉末以降,儒学式微,而以新道家面貌出现的玄学则趁势兴起,玄学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而成,它是道家老庄思想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玄学思辨成果泽及魏晋间各门学科,这一时期的养生理论、医家思维方式、医学发展模式等都深深打上玄学的烙印,这也铸就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医学的总体特征.......
作者:谢朝丹;李其忠 刊期: 2013- 04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俞长荣先生从医治学之路
我家至今仍珍藏着一帧20多年前的老照片:一间陋室,一位鬓已星稀的学者正伏案挥毫.他是在撰写学术论文,还是在书写处方,或是在笔录读书心悟?他正凝眉深思,温和而沉静——这就是我敬爱的祖父,全国著名中医药学专家俞长荣先生.先生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历经沧桑,自学成才,终于成为一名国家级名医,其治学心路是值得后人探索、研究与学习的.......
作者:俞白帆;俞宜年 刊期: 2013- 04
-
《太平广记》医药情节撷析
《太平广记》采录自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等475种,保存了大量的古小说资料.对其中有关名医秩闻、疗疾奇迹、医林神话的情节进行采撷和分析.......
作者:贡树铭 刊期: 2013- 04
-
白居易医药养生诗之我见
对白居易医药及养生诗进行探讨,发现其涉及医药的内容尽管零星散在,但仍反映就医服药及知医是他应对疾病的重要途径;其数以百计恬淡豁达处世态度的养生诗歌流露的是其乐观淡泊的精神,此应是其病弱之身得以养生长寿的重要原因,其中文人热衷的坐禅内修、素食、听琴等社会文化时尚比重较大,其中也兼有养生文化内涵,这在唐代丈人修养中具有普遍性.......
作者:和中浚;汪剑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论中医科普创作中的文化要素
- 2 绿树阴浓夏日长
- 3 吴谦《伤寒神秘精粹录》写本介绍
- 4 “少沐春风旧草堂”——裘沛然先生怀念施叔范老师诗
- 5 论音乐疗法的养生康复作用
- 6 推拿名家丁季峰与(滚)法的创立——纪念丁季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 7 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健康话题
- 8 北宋茶文化兴盛背景下的茶药研究
- 9 怀念裘沛然先生
- 10 包识生、包天白父子
- 11 《医古文》词义训释订补六则
- 12 老官山汉墓医简石法探析
- 13 中医发生学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思考——《中医发生学探微》写作心路
- 14 中医文化研究要志存高远
- 15 中医研究生教育如何融入传统文化内涵
- 16 鸿篇散墨永心留——深切怀念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
- 17 “两创”方针指导下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以“六养衢江”为例
- 18 《医学切要》亟需辨伪与整理
- 19 慈禧内服膏方释析
- 20 “心神一体论”与“心主神明说”——以《周易》《老子》《管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