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修龄要指》作者、版本及内容考
明代养生著作《修龄要指》,应是冷谦总结前人养生经验,结合自身养生体会汇编而成的.冷谦为修道之人,擅长音律、绘画等,其身世扑朔迷离,在各类文献中可以查证冷谦在世活动的时间从元末至明初约一百五十多年.《修龄要指》现存两种刻本,共一卷九篇,养生方法涉及养性和养命两方面.......
作者:范崇峰 刊期: 2014- 04
-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日本安政三年(1856)堀川济据枫山秘府所藏赵开关本《伤寒论》翻刻.秘府本不是赵开美本原刻,而是坊刻盗版本,讹字多,有阙文;安政本改其误字,补其阙文,传入中国,影响巨大.恽铁樵影印安政本冒称赵开美本,以伪乱真.安政本、恽铁樵本在我国医学界影响深远.......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14- 04
-
评近代医家汪企张及其代表作《二十年来中国医事刍议》
近代医家汪企张是“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为《二十年来中国医事刍议》.撰写该书的目的主要是抨击社会现实,认为中医为“玄虚”之术,主张废医存药.虽然汪氏为“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但其观点与态度不免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同时他对医药所持的“改造”主张也有一些积极之处.......
作者:任宏丽;段逸山;宋海坡 刊期: 2014- 04
-
亦师亦友三十年——记与傅维康教授交往的点滴往事
我与傅维康先生的交往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我的心目中,傅先生一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但傅先生却十分谦虚,从不以师长自居,而把我当做一个好朋友来看待.可以说,我跟傅先生的交往,正是古人所说的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作者:周瀚光 刊期: 2014- 04
-
旅沪徽州人与近代上海中医事业发展
近代上海,因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吸引了全国各地中医人才汇聚于此,促进了沪上医学的发展.以旅沪徽州人为例,对沪上移民促进近代上海医学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作一探讨.......
作者:徐松如 刊期: 2014- 04
-
太极拳与中医“治未病”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显著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运动,其发展变化过程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其原理和实践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华,它集中了古代健身运动的精华与中医“治未病”紧密相连,有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作者:施振文 刊期: 2014- 04
-
论杜亚泉的中西医文化观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史百科全书式的启蒙学者,执掌近代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杂志《东方杂志》十年.1918年,杜亚泉与陈独秀以《东方杂志》和《新青年》为阵地展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在一个世纪前,杜亚泉就思考了医学与人文的命题,许多观点具有时代的超越性.他认同中医,认为中医药与西医药不同且各有所长,提出中西医学有共同点,可以汇通,并坚持认为中国传统医学是科学的医学,未来观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作者:亓曙冬 刊期: 2014- 04
-
论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应有一定影响和地位,但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受到不同哲学思想、语言及法律等因素的制约.为此,提出加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对策和方法,其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关键,中医药院校要勇于担当起振兴国医国药的历史重任.......
作者:骆林娜 刊期: 2014- 04
-
医林“状元”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据统计,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始有状元称谓,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1282年间,共举行科举考试800余次,其中有名可考的状元有620余名.“状元”一语,也在习俗中成为各类有关考试的第一名者,但也有把各行类人物中的前茅称谓“状元”.历代状元中,涉及医药、医事者很多,例如南宋状元文天祥,曾书赠儿科医家何飞匾额“......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4- 04
-
试述道家与中医学的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与中医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其中的道家与中医学的渊源尤为紧密.其中中医的主要理念源于道家,中医的一些重要治则及治疗方法来自于道家,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些名家本身就是道士或精通道家文化者.......
作者:周哲婧;李小青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歌诀体医书《退思集类方歌注》体裁初探
- 2 中医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的今昔观
- 3 学术刊物推动了学术研究--读狄忍安、朱良春两公来函有感
- 4 《订正仲景伤寒论释义》提要
- 5 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坚决反对取消中医
- 6 《本草纲目》中的酒药
- 7 梁简文帝《如意方》美容琐谈
- 8 既映当世又裨来兹——近代中医药期刊学术价值论,兼评沈伟东新著
- 9 橘绿江南香飘北国——缅怀张廉卿老师
- 10 对当前中医药科技论文存在问题的思考
- 11 《千金方》唐宋流传拾零
- 12 内丘扁鹊庙
- 13 包识生、包天白父子
- 14 《内经》词义解疑
- 15 浅论清代喉科兴盛的原因及特点
- 16 看现代科技如何演绎中医药传统价值——专访上海绿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松涛先生
- 17 从《医界春秋》和《复兴中医》看民国时期中医教育
- 18 水调歌头--游温州及雁荡山
- 19 从我的经历谈中医在西方的使命
- 20 涓涓细流汇成河——写在《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出版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