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1年第2期文章
  • 《伤寒论》台湾故宫本、日本内阁本、安政本比较研究(二)——内阁本是赵开美本翻刻本

    确证日本内阁文库本不是赵本原刻本,而是据赵本首刻本之翻印本,讹误甚多;中国所藏赵本分首刻本与修订本,中国中医科学院本、上海图书馆本、上海中医药大学本是首刻本,有讹字,台湾故宫本、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本为修订本.......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11- 02

  • 秉家学才贯二酉未酬志含冤九泉——名医李重人医文探幽

    从李重人的勤学善思、立志为中医事业振兴和学术繁荣所做出的贡献出发,探寻李重人的人品及治医治学思想,目的在于启迪后学,弘扬中医药文化.......

    作者:陈代斌;李德桃 刊期: 2011- 02

  • 裘沛然先生《游莫干山》诗赏析

    游莫干山杰阁凉先授,云中漫步行.枝杪犹剑汇,草露已秋声.人雨浇禾润,山风拂面清.夕阳初堕地,又听暮蝉鸣.裘老不仅是医林国手,亦是诗坛耆宿,吟诗是他终身的爱好,一生诗囊相随,吟哦不绝,留下了许多佳作,享有杏林诗人的美誉.他的诗作大都收录于2004年出版的中,约有百余首.其后始终诗兴不减,或信手拈来,或字斟句酌,陆续有新作问世,一直到溘然仙逝,方才搁笔.......

    作者:章原 刊期: 2011- 02

  • 名医谢观的养生术

    谢观是民国时期著名医家,他的摄生法集中而简要地记载于篇首的卫生类,主要包括养性、养体、避邪、节欲、睡眠、衣食等.......

    作者:何世民 刊期: 2011- 02

  • 《内经》导引治疗的理论阐释

    整理对导引的论述内容,并作较深入分析,结合古今医家的临床实践,证明导引治疗当为中医临床常用治法之一.......

    作者:王兴伊;葛林宝 刊期: 2011- 02

  • 外来药物传入史略——宋金元至明清时期

    外来药物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宋金元时期是外来药物传入空前繁盛的阶段.明代我国航海业极其发达,也为外来药物的输入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外来药物传入受到很大影响.......

    作者:金素安;郭忻 刊期: 2011- 02

  • 成语中的医药文化漫谈

    成语是汉语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语言财富,是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的反映.丰富的成语中蕴藏着多彩的文化.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源远流长的社会实践在成语的海洋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吴庆晏 刊期: 2011- 02

  • 在中医药传统文献学习中提升语言与文化素养

    中医药大学生的培养要以中医药传统丈献研读为切入点,让学生体悟中医药的概念、范畴、内涵,学习、熟悉,再现经典的思维方式,提高中医思维水平.医古文作为中医药传统文献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语言和导入专业的同时,还广泛介绍与中医密切关联的中华传统思想和文化背景.加强中医药传统文献特别是医古文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语言和文化素养.......

    作者:孙文钟 刊期: 2011- 02

  • 内丹术与《黄帝内经》

    内丹术是道家核心修炼方式.内丹术正式形成并被命名是在晋唐时期,但内丹术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其核心的观念和技法在晋唐以前已经传播.追溯内丹术的发展脉络,受道家哲理及养生观念影响颇深的中已包含有初传时期内丹术的要素.......

    作者:李小青 刊期: 2011- 02

  • 汉字三步识读法

    汉字之形声义合为一体,以训诂的学问明字义之然,借音韵、文字的学问证其所以然,方能真正识读.这汉字三步识读的关键是形声义综合互证,而尤当以声为纲,因为文字记录语词,语词以声载义.......

    作者:王礼贤 刊期: 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