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名医恽铁樵的治学之路及医事活动
评述民国时期上海名医恽铁樵先事文学后从医的历程,以及他刻意岐黄,精研医药,捍卫中医的活动.......
作者:王致谱 刊期: 2006- 01
-
药名诗论医德
二十年前,应黄山书社之约,与家君定一先生合撰笔记小说集,刻划古人风范,弘扬古人志趣.集中特意为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撰一篇,以彰显古时崇尚医德之传统.篇中设有李时珍教授情节.授业先授德,开讲之前先教以做人之道.......
作者:王礼贤 刊期: 2006- 01
-
中医文化复兴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
中医文明之河顽强地流淌着,有其深刻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哲学原因,发展中医必须采用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办法,而中医文化研究则是中医复兴的一种动力.......
作者:张其成 刊期: 2006- 01
-
对当前中医药科技论文存在问题的思考
中医药科技论文,是反映中医药科学研究心得、体会、经验、成果、动向的重要手段,在交流中医药学术、推进中医药事业进步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中医药科技队伍的日趋壮大、知识层次的逐渐完善、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医药期刊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中医药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正呈现出逐年增多和提高的趋势,这是十分可喜的事.......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06- 01
-
禁宫内外,名医的智慧在闪光 --读《纪恩录》有感兼评马培之医案(上)
据史料研究、评述清代孟河名医马培之应诏入京诊治慈禧及京中王公大臣的医案,充分揭示了马氏的才智与高超的医技,同时也披露了清官御医的一些实况.......
作者:张如青;胡蓉 刊期: 2006- 01
-
孟河医派兴盛原因考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出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清末民初在全国影响很大,其学术思想相传至今.这一著名医派的兴盛与地理自然环境、经济文化背景,以及此医派自身的原因等密切相关.......
作者:姚海燕 刊期: 2006- 01
-
绝唱与拯救--吴梅村《病中有感》和沈时誉的议病书
论述明清之际文学家吴伟业与名医沈时誉的友情以及书信来往.沈时誉身为名医而富有文才,故能以文与吴伟业交,可见作为医生,加强文化修养十分重要.......
作者:朱伟常 刊期: 2006- 01
-
医古文批判性思维互动习题设计
中医院校内的课程,具有培养学生阅读文献能力和了解中医相关文化的功能,是学习中医学必备的专业基础课.除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以外,以医古文课程为载体,融入批判性思维的理念,通过具体的互动习题的设计,提高学生思维技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按照这个思路,探索性地设计了四类50道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批判性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扩大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满足了他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作者:罗根海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瘟疫与中华民俗文化
- 2 中药名趣谈
- 3 追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创始人王吉民先生
- 4 信息动态
- 5 《行气铭》古文字研究
- 6 藏于日本的朝日医家笔谈(下)
- 7 中医药定位失衡:现状及对策
- 8 古代导引论介
- 9 凌耀星教授健脑养生法
- 10 “赵简子”的姓、氏与“赵孟”之称——《医古文》教材《扁鹊传》注释辨误一则
- 11 中医视野下的古代面相观
- 12 关于膏方的人文思考
- 13 五音入五脏——中医五音疗法探析
- 14 阴阳五行——辩证观与系统观相统一的思维模式
- 15 太极拳拳理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军事艺术
- 16 正眼流动着的生命——刘鹏博士《中医学身体观解读》述评
- 17 藏药“佐塔”制作技艺渊源考
- 18 诗圣杜甫与中医(下)
- 19 近代中医药期刊中有关天癸的研究述评
- 20 明朝遗氏医家李之泌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