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6年第5期文章
  • 李氏四贤坊解读

    存世的与李时珍有关的实物十分稀少,例如蕲州李氏四贤坊今已不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当地在李氏四贤坊旧址重立坊表故址碑,今存李时珍纪念馆.根据光绪《蕲州志》、故址碑、《明实录》及明代文官父祖封赠制度等,试对李氏四贤坊进行初步的考证、解读.考证、解读李氏四贤坊载文与注文可知,《明熹宗实录》的记载否定了“李树初天启四年任山西副使”说,蕲州地方政府在天启七年八、九月(1627年10月)为李氏四贤立坊......

    作者:吴佐忻 刊期: 2016- 05

  • 浅析《金匮要略广注》成书背景

    《金匮要略广注》为清初钱塘名医李彣所著,成书不晚于康熙三年(1664),刊行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此书刊行后,被后世众多医家广泛引用,但因种种原因流传不广,多数学者不得见其原貌;对于李彣生平及《金匮要略广注》成书背景更是知之甚少.对《金匮要略广注》成书背景及其作者李彣生平作深入研究,有助于对清初《金匮要略》注家源流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李艳杰;刘宏岩 刊期: 2016- 05

  • 清初名医张璐家世考

    张璐是我国清初著名医学家,但有关他的上代家世资料甚少.结合多年来在地方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文人别集等文献资料中积累的资料,详细考证辨析张氏家世,并编绘世系图,以冀填补张璐研究的空白.......

    作者:马一平 刊期: 2016- 05

  • 裘沛然儒医结合的成才之道

    裘沛然先生于1958年应聘入上海中医学院任教,在其早年求学与行医所积累的扎实基础之上,开启了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儒医生涯.从裘老任教之初所编《剑风楼古籍书目》以及晚年《人学散墨》等著作所反映的儒医结合的治学特点,剖析裘老儒医结合的成才之道,并借以反思当今中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相应问题.......

    作者:裘陈江;王庆其 刊期: 2016- 05

  • 《申报》副刊《国医与食养》研究

    《国医与食养》是《申报》医药副刊中少有的以传播中医药知识为主的副刊,该刊的创办得到了上海中医界的大力支持,由陈存仁主事,诸多名家纷纷为其撰稿.其办刊原则系“以介绍国医常识为经,以食物治疗食物养生为纬”,主要内容包括:疾病防治、食物治疗、食养常识、养生食谱、医药杂论等.《国医与食养》的办刊特点是贴近生活、重视应用、文风活泼.借助于《申报》的巨大影响力,该刊在传播中医知识、凝聚医界人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

    作者:章原 刊期: 2016- 05

  • 从民俗文化的视角看《四部医典》《黄帝内经》之异同

    民俗是人类社会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无论藏医学还是传统中医学都是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经验医学,与民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饮食民俗、服饰习俗、居处习俗、葬俗等四大方面,比较分析各具特色的藏汉民俗习惯在《四部医典》和《黄帝内经》中的展现,以此管窥民俗文化对民族医学发生、发展的影响.......

    作者:张浩;邹纯朴 刊期: 2016- 05

  • “贵生”思想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的“贵生”思想并非凭空想象,是通过长期实践得出的文化感悟,并被继承与发扬.从天地“贵生”本然状态、汉字“生”的人文演绎、儒释道三家“贵生”文化升华与中华民族为生命不息几千年不断地努力探索与实践等五个方面,展示中华生命文化的“贵生”基础与中医药学以生生不息为学科目标的事实.......

    作者:杨艳梅;黄腾炜;程守祯;洪蕾 刊期: 2016- 05

  • 徐灵胎对人参的认识

    徐灵胎认为,适当使用人参可以起到良好的医疗效果.适当使用人参包括使用人参要对症与适量,原则是惜物力、全人命、保人家.但是,滥用人参会招致破家杀身之害.可以说医生邀功避罪的推诿心态、病人偏爱补药、亲友避免道德谴责的心态共同助长了这一不良现象的蔓延.从根本上来说,滥用人参的症结在于江南地区温补之风盛行.......

    作者:吕金伟 刊期: 2016- 05

  • 鬼神信仰与数术——《五十二病方》中所见祝由术的解读

    首先分析了古人对鬼神的认识、鬼神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数术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依据鬼神信仰和数术文化的思路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的一些道具、动作频度等进行了解释,阐明了它们的理论根源.如祝由方中多用奇数,是因奇数为阳,阳可克阴;行禹步,或改名为禹,其实是冒充神灵恐吓鬼怪,以期达到驱疾的目的.其他如方位的选择、施祝由方时间的选择,甚至祈求何种神灵等,均与古代的数术思维存在关联.......

    作者:王化平 刊期: 2016- 05

  • 古代有关垃圾清理的早记录

    垃圾清理乃是当今环境卫生方面一大难题.梳理关于垃圾清理的早的文字记录,对现代环境卫生的文献资料整理及其社会卫生事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林乾良 刊期: 20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