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医药如何影响世界?——“屠呦呦获诺奖与中医药发展专题研讨会”纪要
从依靠创新、通过法制、金融助力、回归传统、开放视野等五个方面,梳理了“屠呦呦获诺奖与中医药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发言的要点,在回答“中医药如何影响世界”这一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是否也同样需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世界如何影响中医药”,值得深思.......
作者:刘彦臣 刊期: 2017- 01
-
“一带一路”战略下南亚地区中医药的传播与发展初探
南亚地区作为中医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了解中医药以及传统医药在南亚地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南亚地区的特点,对于在南亚地区传播和发展中医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堃;郑林赟 刊期: 2017- 01
-
从澳大利亚干针的发展看中医针灸海外传播的未来
当前干针治疗在澳大利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物理治疗师通过干针短期培训后开始为疼痛病人扎针,对澳大利亚针灸师从业形成一定的冲击.通过阐述干针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应用,对比目前针灸在海外发展存在问题,以期探讨针灸相比干针自身的优势以及未来海外传播的方式与对策.......
作者:方磊 刊期: 2017- 01
-
老官山汉墓医简中脉诊理论学术思想初探
老官山汉墓医简中如《敝昔诊法》及《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等包含有丰富的脉诊内容,通过对老官山汉墓医简中脉诊理论的解读和分析,并与出土医学文献及传世医学文献的比较对勘,以期为梳理扁鹊脉诊理论的发展脉络提供些许线索.......
作者:刘小梅;李继明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泰国中医学历教育概览
- 2 浙江的中医药博物馆现象
- 3 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纪念《中医药文化》创刊30周年
- 4 王履《小易赋》原文评析(三)——背腰骶部异名考
- 5 2001年下半年华东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医古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6 白族医家彭子益圆运动生命观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启示
- 7 丝路医学文明互动融通的路径、呈现及其启示——以敦煌、新疆出土文书为中心
- 8 近代中医药期刊中有关妊娠脉的研究钩玄
- 9 试论序跋在中医古籍丛书研究中的价值
- 10 直面人生看中医——鲁迅的中医观探析
- 11 《诗经》中的采药章句撷释(再续)
- 12 出土维吾尔医学典籍《杂病医疗百方》考探
- 13 中国古代因虫致病说述论
- 14 中医五大自身发展规律
- 15 从琼玉膏的历史沿革看中医膏方文化的发展
- 16 从“广誉远”看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 17 姜春华捍卫中医和对中医国际化的思考
- 18 圣贤医教强化诊疗
- 19 人生三件事:立德、立功、立言
- 20 《东医宝鉴》引用的仲景文献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