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药文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大局与大势——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医的讲话

    以学习习近平主席有关中医药文化及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认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事关向国际社会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大局;“一带一路”战略所营造的大势必将推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快步前行;这一进程中,由“对外宣传”向“国际传播”转型,是摆在中医药文化与新闻传播业界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者:刘彦臣 刊期: 2015- 03

  • 清末民初吉林官医院的创建及其影响

    吉林市是吉林省乃整个至东北地区中医药业早的发源地之一,探究吉林市中医药发展历史对于研究近代中医药在东北的传播,还原早期中医药在东北的生存发展状态具有重要意义.1908年成立的吉林官医院是这一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承担了医疗、卫生防疫、人才培养、医疗纠纷调解等多项职能,有资料显示当时医疗人员和医疗诊治活动的主体是中医.......

    作者:李磊;张琼帅;宋宇航;杨文波;张昊;乔爱弟 刊期: 2015- 03

  • 山庄扫叶煮龙团——诗文、书画、武艺全才的医学家薛雪

    清代医学家薛雪,不仅在温病学方面卓有贡献,在诗文、书画、武艺等方面也精有作为,并有学术著作和文物传世.......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5- 03

  • 论陆广莘“以人为本的健康医学思想”及其价值与意义

    陆广莘先生生前从“生生”角度阐释了中医学以人为本的健康医学属性,提出扶助人体自身的内在动力是“生生之气”,认为“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脚下”.在当前国内外医学模式转换的大背景下,认知并实践中医学以人为本的健康医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但还要看到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

    作者:刘理想;李海玉 刊期: 2015- 03

  • 析李东垣“阴火”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阴火”理论是李东垣提出的重要学术观点,由于对“阴火”的论述散在于各篇,且限于文辞表述等问题,“阴火”一直是中医界颇具争议的学术内容之一.从《内外伤辨惑》成书背景即唯物历史观出发,以“外感”疾病甚至以传染病的角度,去看待“阴火”理论的产生,参考近代部分医家和史家论点并结合原文进行探索,以期还原该理论的源头.......

    作者:顾思臻;窦丹波 刊期: 2015- 03

  • 联系与游离——浅析明清御医与明清政治的关系

    明清御医与政治的关系复杂而耐人寻味,它们既紧密相联又常常游离.明清御医在医政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容易主动或被动地卷入政治斗争,且御医群体中的佼佼者曾凭借高超的医术取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虽然明清御医与政治关系紧密,但御医总体对政治的影响有限,在政治斗争中虽为参与者但非主导者,故总体来说明清御医与政治关系又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作者:张晟钦;钟罗庆 刊期: 2015- 03

  • 寄语中医药文化

    中国从有文献可考的夏、商、周三代,就已进入文明时代,因此今天我们见到的记录商周历史的文字和文献十分丰富.中国人认为自己是炎帝、黄帝的后代,若以此推算,中国的文明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中华民族崇拜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信仰,进而创造了中华国医药.根据考古和文献记载,神农氏发明了用药物防治疾病,黄帝轩辕氏创造了生命与疾病知识,伏羲氏发明了用“砭石”和“针灸”治病,可以看出,炎帝和黄帝不仅是......

    作者:柳长华 刊期: 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