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2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71/R
邮发代号: 4-4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文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医药文化》由原《医古文知识》改名而来,从2006年起出版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学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中国文史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等为主要内容,探求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交流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发扬中医医德伦理,传播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鉴赏水准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雅俗共赏、格调高雅、国内唯一一本研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期刊。
1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数据可靠,表达准确,学术思想新颖,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每篇论文应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主题词(或关键词)、正文(包括图)、参考文献。
2 题名 题名要求简明扼要,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3 作者单位和署名 作者单位和署名应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以上,应分别注明。
4 摘要 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对文章的核心内容作精练概括。
5 关键词 文稿均须标引关键词,一般为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6 致谢 致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并应征得被致谢本人同意。对被感谢者可直书其名;但力求文字简练,评价恰当,用语准确。
7 参考文献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即按引文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外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作者的右上角;如文献作者名不出现时可作为文中词语的一部分引用。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条参考文献题后需加文献类型标识:期刊[J],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标准[S],报告[R],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采用[A],对其他未注明者采用[Z]。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码-止页码.
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以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止页码.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章节作者.文题[A].见(In):主编者主编.书名[M].卷(册)次.版次(第一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止页码.
中医药文化杂志影响因子
中医药文化杂志发文量
中医药文化杂志总被引频次
-
日本女学者药解冷香丸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翘楚,也是部集大成的作品.四百多年间红学方兴未艾,远播世界各地.日本红学界女学者垣见美树香巧用中医药理论再度解构宝钗常备药冷香丸.她遍查中医典籍,结合传统五行相生相克思想,对冷香丸的配比、制药过程作了详细的研究.......
作者:吴昊 刊期: 2012- 01
-
《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吴其濬
是近代植物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近年来,笔者收集了该书作者吴其濬的生平资料,对其家世、名号、科举、仕途之路、的问世等进行考证.......
作者:张瑞贤 刊期: 2008- 04
-
《内经》词义解疑(续)
本文继续运用词义、语义及训诂学知识,对的一些词义进行解释和辨误.......
作者:孙启明 刊期: 2003- 04
-
朱子云处方赏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珍藏有朱子云处方一帧,系何时希先生生前捐赠,现转录如下,以供赏析.......
作者:俞宝英;刘光明 刊期: 2001- 02
-
从出土文献看中国早期的祝由疗法
在甲骨、简帛、玉版等出土文献中均有散在的祝由疗法的记载,根据出土文献所载,结合相关传世文献,分析探究中国早期的祝由疗法.......
作者:丁媛;张如青 刊期: 2011- 05
-
山西孝义行口占四首——三皇庙,胜溪湖,晋徽源,向南看
2014年8月,因医事活动,去了山西孝义一周.顺道游览元代旧筑三皇庙,新近建成的胜溪湖森林公园,搬迁组合古建筑的晋徽源度假村等.旧貌新颜,展现当地城乡建设的一片兴旺景象.随意口占五言四首,过后记录,以见往日的游踪.......
作者:李鼎 刊期: 2015- 03
-
试论《桂海虞衡志》中医药学史料的特点及价值
是一部记述宋代广西地区社会文化生活的史料笔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医药学内容.探讨书中医药学史料的文献特点及价值,揭示其在中医药文化发展和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作者:曲如意 刊期: 2009- 06
-
传播学视阈下中医导引国际化传播的困境与思考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医导引的国际化传播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概述中医导引的概念和历史渊源,对国际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传播反馈五大传播要素提出可行性传播模式与建议.......
作者:孙磊;陆颖;李洁 刊期: 2017- 06
-
白族医家彭子益圆运动生命观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启示
民国白族医家彭子益提出的升浮降沉大气圆运动造化四季万物的生命观不仅对临床医疗具有简明高效的指导作用,更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迪警醒作用.阐释彭子益先生这一圆运动生命观的具体内容,进而以此观点为指导思想,探讨今天在开采石油、煤炭、天然气与使用地铁、水泥路、农药化肥等事关人类社会长足发展所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作者:颜文强;张其成 刊期: 2018- 04
-
《山家清供》与宋代食疗文化
《山家清供》系宋代的饮食笔记,蕴含着丰富的食疗内容.《山家清供》中的食谱收录食材广泛,加工方式多样,记载了诸多饮食宜忌.与同时期医书中的食疗文献相比,《山家清供》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以食养为主,形式唯美,色香味全,具有一定的食疗文献价值,是了解宋代食疗文化的绝佳窗口.......
作者:魏怀宇;章原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鸿篇散墨永心留——深切怀念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
- 2 医文俱佳的近代方书——郭柏良《三一七复兴医方》稿本钩沉
- 3 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若干历史人物与事件
- 4 用药如用兵论新诠
- 5 面夏民族医学漫谈
- 6 巧填影片名
- 7 朱瀛洲先生处方赏析
- 8 道教内丹理论对明清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 9 出土维吾尔医学典籍《杂病医疗百方》考探
- 10 居延新简“出矢鍭方”考
- 11 汉字中六腑隐义探微
- 12 福建水产药膳的形成及特点
- 13 同炼不同果 修为看自身——苏轼兄弟的气功养生
- 14 宋代的佛教与医学
- 15 《世说新语》医药情节评述
- 16 《三国演义》华佗医事评析
- 17 让文化回归生活的本位
- 18 杏林秾矣灼灼其华--读《医药文化随笔》
- 19 清末民初吉林官医院的创建及其影响
- 20 怀念敬爱的裘老